-
2024-11-13
넷 简讯
- 2024-11-12
- 2024-11-08
- 2024-11-06
- 2024-10-21
- 2024-09-23
- 2024-09-14
- 2024-08-21
- 2024-07-23
- 2024-06-19
- 2024-06-18
- 2024-06-07
提倡勤俭节约,恪守经训教导
作者:马飞清
至圣穆罕默德(愿真主赐福他),也说:“浪费是哈拉目”,从以上经、训中我们可以看出:伊斯兰教极力提倡和鼓励人们勤俭节约的。
穆斯林提倡节约,但不反对正当消费。伊斯兰教认为,真主为人类提供佳美的食物和服饰等丰富的生活资料,人类可以正当享用与消费。真主说:“信道的人们啊!你们可以吃我所供给你们的佳美的食物,你们当感谢真主,如果你们只崇拜他。”(2:172)一切食物都是来自真主的赏赐,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不仅不会浪费食物,还会感谢真主赏赐的恩典。
安拉赐予人类大自然中许许多多恩惠,首先是水,那是生命的源泉,没有水,万物就会消亡,没有水,人类无法生存。伊斯兰教严禁人们浪费水资源,即使是穆斯林做大小净时,也不能超过规定数量的水。
在不经意之间,我看到的一则公益广告,内心久久不能平静,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,此时正在艰难的往外滴水,滴水的速度愈来愈慢,终究慢慢枯竭了.随之出现的是这样一句话:"如果人类不珍惜水,那么我们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。”
长期以来,人们普遍认为水是“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”的,事实上,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,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,2009年云南连续三年严重干旱缺水的困境让人们心有余惊。为此,我国于2002年1月颁布新水法,其第一章第七条明确规定,“国家实行计划用水,厉行节约用水”,把节约用水以法的形式给予规范。
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。在这一天,世界各国都会宣传:大家要爱惜水资源,保护生命之水.其实,不光在这一天,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,都应该珍惜每一滴水。要科学用水、节约用水、文明用水。
其次是粮食,‘人是铁、饭是钢’粮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源。从唐朝唸到现在的那首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;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就是告诉人们要勤俭节约珍惜食物。大家一直把这句诗挂在嘴边,但是绝大部分的人没有做到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经济的发展,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,节约这个词似乎消失在这个世界了。首先,我们应该做好宣传工作,今年五月,隆回县伊斯兰教协会出台一项倡议书,倡导穆斯林办红白喜事要勤俭节约,使节约成为一种自觉,一种文化,一种人人参与、人人有责的生活常态。
伊斯兰教认为:食物是来自于安拉的赏赐,浪费粮食是穆斯林的一大忌讳,我们不能认为自己吃到的任何食物都是理所当然的。在伊斯兰看来,丢弃食物是绝不允许的,因为任何一种财物,无论它是国家的、集体的,还是个人的,都是劳动者的成果,都是来之不易的。2007年我们在山西长治学习交流时,看到长治穆斯林非常爱惜粮食,哪怕是掉在地上的一快干馍馍,他们也把它捡起来,擦干净,然后在诵念“特斯米”之后吃了它。大家深受感动,想想自己的过去无地自容。
历史上,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:朱元璋的故乡凤阳,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:『皇帝请客,四菜一汤,萝卜韭菜,着实甜香;小葱豆腐,意义深长,一清二白,贪官心慌。』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,只用红萝卜、韭菜,青菜两碗,小葱豆腐汤,宴请众官员。而且约法三章:今后不论谁摆宴席,只许四菜一汤,谁若违反,严惩不贷。周恩来总理一生粗茶淡饭,穿粗布衣,生活极为简朴。在召集一个专门委员会时,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,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。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、豆腐,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。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,吃同样的饭菜。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。说到这里,有人可能会说,他们是伟人呀 ,要处处为人做榜样。那我来说一个平凡的穆斯林----沙鹏程。著名民族企业家沙鹏程朵斯提非常节俭,一套白色的运动服穿了整整5年了还坚持穿。上至各级领导,下至普通员工,他都精神焕发的一一面对。人家可是亿万富豪!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《古兰经》明确教导我们:“有些人,当他们费用时,既不浪费,也不吝啬,而是谨守中道。”(25:67) 我们的穆圣(愿主福安之)也淳淳教导我们:“信仰伊斯兰教,生活俭朴且知足者,才是幸福的人。”
当然,培养良好习惯非常重要,俗话说:饱汉不知饿汉饥,伊斯兰教义规定:每年教历九月斋戒期间,除小孩、老弱病人、孕妇等特殊情况外,穆斯林必须封斋,以理智抑制欲念。安拉教导我们说:“信道的人们啊!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,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,以便你们敬畏。”(2:183)。斋戒是穆斯林必须完成的“念、礼、斋、课、朝”五种功修之一,对穆斯林体会饥渴的滋味、培养节约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伊斯兰教之所以主张倡导节俭,反对浪费,一是为了防止人们因贪恋今世享受而忽略后世,提醒人们明确自身在今世生活中的定份与责任;二是为了培养人们珍惜劳动成果,知感主恩的良好品德。每位穆斯林同胞时时刻刻应遵守和把握准则。
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的今天,有些人头脑中的节约意识渐渐淡化了,在他们看来,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是过去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提出的特殊要求,现在条件和环境改变了,再提倡这个就没必要了。可是大家应当知道,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,不仅在革命战争岁月和新中国成立初期“ 一穷二白”的条件下需要坚持,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需要坚持。我们应当看到,虽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,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,需要进行长时期奋斗。事实证明,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,如果骄奢淫逸成风,享乐主义盛行,就没有希望。真主说:“你们不要挥霍,挥霍者确是恶魔的朋友,恶魔原是辜负安拉恩典的。”(17:27)。穆圣说:“一个人的食物够两个人吃的,两个人的食物可以四个人食用,四个人的食物能满足八个人的需求。”(穆斯林辑录)。从以上经训中我们可以看出:伊斯兰教极力提倡和鼓励人们勤俭节约,反对铺张浪费。勤俭节约是穆圣的一贯美德,穆圣从来没有挑剔过食物,喜欢的就吃、不称心的就不吃。穆圣说:“褒贬食物、挑剔食物是不对的行为,是可憎的做法。”还说:“人们没有比填满肚腹更为丑陋的容器了,几口食物就可以使人腰杆挺直。你们应该让食物占去(肚腹的)三分之一,水占去(肚腹的)三分之一,空气占去(肚腹的)三分之一。”因此,我们穆斯林一定要树立勤俭节约、艰苦朴素的作风,反对铺张浪费、挥霍奢侈的不良行为。
当今社会浪费现象随处可见,无论在单位、学校还是家庭,比比皆是数不胜数:有一位穆斯林拿出洁净的财帛,携带家人聚集亲友,认真恭敬地举办了一场“感赞真主,纪念先辈”的颂经也提。活动现场的饭菜非常丰盛,但活动后倾倒在泔水桶中的大量美味佳肴也同样令人触目惊心!有的一桌菜饭才吃了不到一半。难道这就是虔诚的穆斯林对真主的感恩吗?
真主说:“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,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。你当以善待人,象真主以善待你一样”(28:27)。此段经文告诉我们,要把用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,一部分用在主道上,用于一切公益慈善事业;把另一部分留给自己作正当消费,做一名敬主爱人的好穆民。在这方面,至圣穆罕默德为我们做出了榜样。穆圣生前一直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。有一次,阿里因断炊去见至圣穆罕默德,从腰带间拿出一块石头,穆圣见状,便从腰带间拿出两块石头。仅此,我们可以看出穆圣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。作为穆斯林理应遵守真主的命令,以穆圣为榜样,珍惜用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每粒粮食和每分钱财,养成吃苦耐劳,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。我们邵阳市清真南寺有一位叫马德恩的乡老,八十多岁了,热天一双老式汽车轮胎草鞋,冬天一双军人旧短靴,每年往返于家和清真寺之间。作为一名退休老干部粗布便衣,从不讲时髦。但是,每次赈灾济民、扶贫帮困、建寺助学等捐献善款时,他总是最积极最慷慨的,受到大家的敬佩和尊重。穆圣说:“只有两种人值得羡慕,一种人安拉赐他财富,他为真理而费用;另一种人安拉赐他知识他从此明辨是非,并教诲他人。”
随着社会的发展,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,我们过去所说的那种“新三年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的观念慢慢退去。人们在过上优异生活的同时,或多或少将曾经“节约光荣、浪费可耻”的优良传统渐渐忘却。
安拉在尊贵的《古兰经》中说:“阿丹的子孙啊!我确已为你们而创造遮羞的衣服和修饰的衣服,敬畏的衣服尤为优美。这是属于真主的迹象,以便你们觉悟。”(7:26)从这节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,凡是穆斯林都应衣着得体,这是最基本的礼貌、廉耻和道德。
穆圣说:“的确,安拉喜欢从仆人的身上显示出它的恩典的迹象来”。伊斯兰教认为,真主为人类提供佳美的食物和服饰等丰富的生活资料,人类可以正当享用与消费。真主说:“你说:真主为他的臣民而创造的服饰和佳美的食物,谁能禁止他们去享受呢?”(7:32)但伊斯兰教不允许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,禁止男性穆斯林佩戴纯金饰品和纯丝制品,因为那是奢侈的行为。安拉的使者说:“用丝绸和金子装饰对我的教生中男性为非法,对他们的妇女为合法。”
穆斯林遵循伊斯兰教“葬必从俭”的教诲,在处理丧事上,主张速葬薄葬,提倡勤俭节约,反对铺张浪费。回民当中有着一句俗语:“死后铺金盖银,不如生前厚养孝顺。”讲究生前全心全力抚养行孝,反对死后大操大办,自古以来我们穆斯林办丧事,一是不用棺材,只用三十六尺白布缠身。在选择坟地时,穆斯林不迷信风水,只要干燥、平稳的地方就行。穆斯林主张但凡穆斯林亡者都可以埋在一起,各占一穴地,反对多占地盘。二是不设灵位不挂遗像,不开追悼会,禁止送花圈纪幛,在待葬期间不大摆筵席,出殡仪式庄严肃穆、简单安静,不放鞭炮、不敲锣打鼓,也不讲究任何排场。三是根据教法“三日必葬”的规定,一般是早上归真,下午埋;晚上归真,次日早上埋,不能超过三天。为达到速葬的目的,穆斯林还遵循“天下黄土皆可葬人”,坚持逝世在哪里就葬在哪里的原则,如当地有穆斯林一般不长途运尸回乡埋葬,也不强调亡人必须回故乡与祖宗埋葬在一起,以节省人力物力。由此可见,回回民族在处理丧事中早就注意节俭了,这种风气得到其他民族的赞赏,是值得大力提倡的。
穆圣教导我们说:“艰苦朴素属于信仰,缩衣节食属于信仰。”如果我们希望获得两世的幸福,就应牢记经训的教导,以穆圣为榜样,发扬我们穆斯林的优良传统美德,有节制地进行日常消费,那么就能获取真主的喜悦,而进入永恒的乐园。
阿米乃!